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已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面对猝然而至的变故,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而船长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文段中,详细描写了船长和船员的对话,有何用意?
3、读画线句子,你如何理解船长的行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的“我”是指__________。它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雪花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夏天的早晨,我在花瓣上滚来滚去,人们叫我“露珠”。秋天的早晨,我给小草贴上一层薄薄的冰晶,人们又叫我“霜”。
1.选词填空。
飘浮漂浮
(1)在平静的水面上( )着几片落叶。
(2)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 )着朵朵白云。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__________冰晶一__________露珠一__________冷风
一 __________雪花一__________花瓣一__________雨水
3.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我会写字。水会变成雪花。
我会画画。水会变成冰雹。
我会写字和画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短文,完成练习。
金色的秋天
秋是四季中最凉爽(shuǎng)的季节,也是个如诗(shī)如画,硕(shuò)果累(lěi)累的季节。秋风像一支神奇的画笔,一夜工夫,就把绿悠(yōu)悠的树林染(rǎn)成金灿(càn)灿了。
登(dēng)上山头,向下眺(tiào)望,便看到金黄色中夹带着一片片红、一片片绿。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池塘(táng),倒(dào)(映、影)着眼前的美景,格外好看。庄稼(jià)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chuí)一样一片连着一片,高粱(liáng)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红着脸、低着头。果园里,鲜红的柿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高挂在枝头,还有那一串串紫葡萄上挂着(金jīn晶jīng)莹的露珠,像____________________。
啊!我爱这丰收、金黄色的秋天。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用“√”表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秋是四季中最__________的季节,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我爱这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
3.相信你一定能把文中最后一段的比喻句填写得完整、精彩。
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雾慢慢地散了,太阳才射出光芒来。
远处的塔和小山都望得见了,近处的田野和树林也看得清了。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完,农民正在园子里忙着收白菜。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红灯笼。
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只有松树、柏树不怕冷,还是那么绿。
1.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2.把句子写完整。
(1)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林里积了一层厚厚的黄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雾散了,远处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望得见了,近处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看得清了。庄稼__________,农民们在忙着__________。柿树上挂着许多__________,像__________。树林里积了一层__________。只有松树、柏树还是__________。
读短文,完成练习。
喜鹊(què)的新发现
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它看见那些蜻(qīng)蜓(tíng)、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喳(zhā)喳叫道:“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咕(gū)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qún)鸽子在头上盘旋(xuán)。它伸长脖(bó)子向上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yàn)呢!”鸽子对喜鹊说。喜鹊翘(qiào)首一望,真的,雁群排着“人”字形,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
1.在第2节中,用“______”画出喜鹊说的话,用“”画出喜鹊心里活动的句子。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低空飞,____________________在半空飞,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上空飞,____________________在高空飞。
3.摘录文中一个AABB形式的词语,再自己写2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原来,为了保护海洋中的自然资源,丹麦的法律规定只有超过22厘米的鱼才可以作为“战利品”带回家。如果有人故意捕捞或出售不到规定长度的鱼儿,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当地居民在钓鱼时一般都自己带上尺子,以免引起麻烦。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中国客人十分理解和佩服。每当钓到小鱼,马上放回大海。可怜的小张老半天毫无收获。下午,好不容易有一条鱼上钩,可是一量,还差半厘米。有人开玩笑:“这鱼儿马马虎虎算合格了。”小张却一丝不苟,严肃地说:“还是按丹麦的法律办事吧!”说完,把鱼放回了大海。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保护( )引起( )
受到( )捕捞( )
2.在“毫无收获、马马虎虎、一丝不苟”中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的法律规定,__________超过__________ 厘米的鱼才可以带回家。所以,当地居民在钓鱼时__________。中国客人小张老半天__________,当他好不容易钓到一条__________的小鱼时,他严格按照__________把鱼放回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