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写怀
王行
尘路风花,游丝暖空晴絮,剩有萦牵处。客怀幸自不禁愁,啼鹃又恁催归去。
细草春沙,垂杨古渡,忘机可得如鸥鹭?平湖却也慰人心,片帆不得烟中树。
【注】①王行,自号淡如居士,苏州人。明洪武初延为学校师,已而谢去,隐于苏州石湖。
②游丝,昆虫吐出的柔丝,谐音“游思”。
③剩有,颇有。这首词上片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词人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5分)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汴河①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③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简析本诗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悠远的鸣声) |
B.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为了禄位而死去) |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揭开帷帘,打开窗子) |
D.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保持节操) |
请选出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组: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
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请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仗着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
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