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黄州①道中
张养浩②
濯足常思万里流,几年尘迹意悠悠。
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
落日断鸿天外路,西风长笛水边楼。
梦回已悟人间世,犹向邯郸③话旧游。
[注]①黄州,地名,元朝为黄州路,今属湖北省。②张养浩: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兼擅诗、文。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先后担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历经宦海风波。③沈既济《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卢生入睡后做了一场享尽一生荣华富贵的好梦。醒来的时候小米饭还没有熟,因有所悟。后世称之为“黄粱梦”或“邯郸梦”。
请结合诗句分析全诗蕴涵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代春怨春怨
刘方平①刘方平
朝曰残莺伴妾啼,纱窗曰落渐黄昏,
开帘只见草萋萋。金屋②无人见泪痕。
庭前时有东风入,寂寞空庭春欲晚®,
杨柳千条尽向西。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
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
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孙光宪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简析这首词表达的感情。(3分)
“片帆烟际闪孤光”一句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欣赏,请你结合内容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