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会不会伴随着污染的二次转移,自然成为每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关心和担忧的问题。
材料二 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 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珠三角工业的“二次转移”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资料二: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3)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所示区域是中国是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中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

(1)指出图中黄河段的流向并分析该区域深秋初冬或初春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2)据图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

读世界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④从性质上看,会对沿岸气候起什么样的作用?
(2)图上有一世界性大渔场,描述其在图上分布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3)指出图中自然景观A→B→C→D的过渡体现的规律及其影响的主要原因。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向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该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1000公斤,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2.5倍,商品率达到60%,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人口的增长、长期掠夺式和高强度的开发,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读西辽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西辽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西辽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4)结合所学知识,为西辽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荒漠分布的一般规律。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没有形成沙漠,请解释原因。
(3)分析F地荒漠直逼海岸的原因。
(4)H国被称为“无流国”,计划从南极运冰川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