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2“甲、乙两岛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说明甲岛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表2是A、B两城市某年的气候资料,请分析两地一、七月降水差异的原因。(6分)
月份 |
一月 |
七月 |
![]() |
降水量(mm) |
210.2 |
41.4 |
B |
58.3 |
198.6 |
A |
(3)C、D两地筑港条件较好的是哪一个? 请说明理由。(4分)
(4)根据两岛的自然条件,任选一岛分析其应该怎样发展经济。(2分)
根据所给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补给占径流总量百分比 |
甲河 |
乙河 |
||||||
冬 |
春 |
夏 |
秋 |
冬 |
春 |
夏 |
秋 |
|
地下水 |
5 |
5 |
5 |
5 |
2 |
2 |
2 |
2 |
积雪融水 |
0 |
13 |
0 |
0 |
0 |
15 |
5 |
0 |
冰川融水 |
0 |
0 |
0 |
0 |
0 |
5 |
62 |
0 |
雨水 |
5 |
10 |
32 |
20 |
0 |
0 |
5 |
0 |
合计 |
10 |
28 |
37 |
25 |
2 |
22 |
74 |
2 |
(1)甲河补给类型;乙河补给类型。
(2) 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不同点。
(3)比较甲、乙两河流水源补给来源上的共同点是。不同点。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②表示的环节是,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地。
读下面“风向分布模式图”和“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左图是 半球 季;
(2)右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甲、乙、丙、丁在左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 ;
(3)除南极洲外,其它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填代号,下同)
(4)E、F同为300N~400N的大陆, E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F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两地的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
。
(5)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__________。
(6)甲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丁气候代表的地点可能是下列中的 。
A.上海 | B.北京 | C.罗马 | D.开普敦 |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带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热力因素/动力因素)形成的。
(2)画出风带C的风向。
(3)上图中气压带A与气压带B控制下的大陆西岸相比,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压带、风带随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移动而移动;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向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5)在上图中B、C带交替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其干湿状况为冬季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
读沿50°N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_______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 ___风,丁地吹风。
(3)如果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此时罗马的气候特征是,该季节,适合在(南极/北极)进行极地考察。
(4)画出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5)大气中,热力环流的实例有和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