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四地气候类型数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类型 |
测站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甲 |
平壤 |
-8 17 |
-5 12 |
1 25 |
9 44 |
15 66 |
21 67 |
24 259 |
24 203 |
19 125 |
12 45 |
3 39 |
-5 2 |
9 922 |
乙 |
东京 |
4 48 |
4 73 |
8 101 |
13 135 |
18 131 |
21 182 |
25 146 |
26 147 |
23 217 |
17 220 |
22 202 |
6 61 |
15 1 562 |
|
马尼拉 |
25 18 |
26 7 |
27 6 |
29 24 |
29 110 |
28 236 |
28 253 |
27 480 |
27 271 |
27 201 |
26 129 |
25 56 |
27 1 791 |
|
新德里 |
14 25 |
17 22 |
23 17 |
29 7 |
34 8 |
34 65 |
31 211 |
30 173 |
29 150 |
26 31 |
20 1 |
16 5 |
25 715 |
*表中数据上行:平均气温(℃) 下行:降水量(mm)
*气温取约数。年平均气温与实际数误差1 ℃以内。
(1)甲所示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描述乙所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3)比较马尼拉与新德里气候特征的差异。
图9-4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大量使用冰箱、冰柜,并向大气排放氟氯烃,会使
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 C.B部分增大 D.B部分缩小
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使
A.A部分增大 B.A部分缩小 C.C部分增大 D.C部分缩小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世界和我国四个工业区。读图回答:
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以下有关四个主要工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传统工业区 B.乙是新兴工业区
C.丙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 D.丁的区位优势是海运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5)。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叙述不合适的是()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 ![]() |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
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回答: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棉花 | B.水稻 | C.玉米 | D.小麦 |
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是()
A.海拔高,年温差大 | B.睛天较多,太阳辐射强 |
C.日照时间长,温度高 | D.南部河谷地区雨热同期 |
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N省最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 B.台风肆虐 |
C.寒潮频繁来袭 | D.受副高明控制下的伏旱 |
下图(图3)是某山地海拔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及年平均气温,数值从左至右是由小到大。回答:
图中abcd曲线与其相关的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A.a—年降水量 | B.b—植物生长量 |
C.c—年平均气温 | D.d—年太阳辐射量 |
使c曲线在丙处附近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 | B.大气环流 | C.降水量 | D.坡度 |
如果此山为我国西部高山,与甲、乙、丙相比,丁处交通便捷、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平坦②人口众多,工农业较发达
③水源充足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