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渔场
老舍
这些渔场( )不在东海,( )不在太湖,( )在祖国的最北边,离满洲里不远。我说的是达赉湖。若是有人不信在边疆的最北边还能够打鱼,就请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就会认识到祖国有多么伟大,而内蒙古也并不仅有风沙和骆驼,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内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资源丰富的宝地,建设祖国必不可缺少的宝地!
据说:这里的水有多么深,鱼有多么厚。我们吃到湖中的鱼,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鱼肥。有三条河流入湖中,而三条河都经过草原,所以湖水一碧千顷——草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湖上飞翔着许多白鸥。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鸥之间游荡着渔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们去游湖。开船的一位广东青年,长得十分英俊,肩阔腰圆,一身都是力气。他热爱这座湖,不怕冬天的严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工作。他喜爱文学,读过不少的文学名著。他不因喜爱文学而藏在温暖的图书馆里,他要碰碰北国冬季的坚冰,打出鱼来,支援各地。是的,内蒙古尽管有无穷的宝藏,若是没有人肯动手采取,便连鱼也会死在水里。可惜,我忘了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会原谅我,他不会是因求名求利而到这里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仔细读读这个句子,结合所填关联词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
(2)用“ ”画出文中最能体现渔场鱼多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描写迷人的美景的句子。
(3)前人认识的内蒙古和老舍先生认识的内蒙古有什么不同?
(4)你想对那位开船青年说些什么呢?
读短文,回答问题。
黑猩猩的表演真滑稽。它们先跳舞,弓着背,两臂向前伸着。一个劲地转,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接着,它们又表演蹬球,竖蜻蜓,翻跟斗,样样表演都是丑态百出。最后一个节目是走铁杠。一只黑猩猩撑着伞,走起来摇摇晃晃,走几步滑下来,走几步又滑下来,它吓得心惊胆战。另一只黑猩猩却神气活现地在铁杠上走来走去,还做出许多怪相,引人发笑。
⑴这一段话中写了黑猩猩的表演,写得详细的两项是()和()
⑵这一段话是围绕第()句话的意思写的。
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⑴“是我不该一个人吃了个大西瓜,这猴子一路上倒请我吃了四块西瓜皮。”这句话中两个“吃”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各自代表什么意思?
⑵这个故事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群孩子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拣、捡)起苹果来。姑娘直起身子,不由得(皱、绉)起了眉头,万一是一帮(陶、淘)气包,每人(拣、捡)了几个就一哄而散,挡也没法挡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仿(佛、拂)看出了她的心思,走到她身边说:“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也不会少!”
⑴划去括号中用得不正确的字。
⑵给文中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⑶“跑过来”“七手八脚”是说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
⑷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说明这个胖乎乎的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找出短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并用横线表示出来。
阅读答题。
蒲公英
蒲公英的叶从根部长出,边缘呈羽状分裂,几片叶子中间,伸出长长的花轴,花轴顶端便是淡黄色的小花。蒲公英的花,乍看只是一朵,其实何止一朵?当你蹲下仔细观察,便会发现,那淡黄的小花是由许多小花朵构成的一个花亭。每一个花朵下,长着一个很小的果,每个果上,冒出一撮又长又密的冠毛。一个个小果结成一团,就像一个毛茸茸的圆球,真是逗人喜爱。
⑴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顺序观察蒲公英的,重点写了蒲公英的_________。
⑵运用以上观察方法,有顺序地观察一种植物,并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一段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先把腰椎向上弓起来,停留片刻,又让胸腹贴近地面,成反弓形,非常认真的做完腹背运动才离开床位。鸭子早晨出房第一件事就是做早操:扇动翅膀,做扩胸运动;鸭掌不停地离开地面,做跳跃运动;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呱呱直叫,做呼吸运动。小鸡出窝先做游戏,东飞西跳,相互挑逗,做着扑打运动。
动物的“早操”给人启迪:生命在于运动。
⑴填空
猫做的“早操”叫①运动;鸭子做的“早操”叫②运动、③运动和④运动;小鸡做的“早操”叫⑤运动。
⑵判断“早操”一词引号的用法。正确的用“√”表示: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比喻()。
⑶写出近义词:(从文中找出)
逗留() 启发()
⑷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