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针对社会存在的“仇富”心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畸形心理,是“酸葡萄心理”,应鄙视它;有人认为,这种心理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应正确对待,毕竟象马云、李娜、袁隆平等,大家不仅不会把他们当做“仇富”的对象,反而佩服他们。
(1)请运用经济学知识对第二种观点中的“社会经济背景”加以分析。
(2)运用经济学知识说说应如何解决“仇富”这一社会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曾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享誉世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时至今日,深圳人对GDP的追求正在发生新变化,单位面积GDP产出、单位GDP能耗水耗、GDP的产业构成,都成为更受深圳人重视的GDP新内涵。过去三十年,深圳GDP增速年均高达25.8%,这为深圳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连年高速增长也使深圳的开发程度几近饱和。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而立之年”的深圳有很多成熟的喜悦,也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一是经济总量达到较高平台,经济内生动力和后劲不足;二是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三是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改革仍有待深化。几年前深圳就明确提出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和谐深圳”转变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圳的GDP内涵正在发生新变化。
(1)运用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深圳人对GDP的追求正在发生新变化的依据。6分
(2)简要分析深圳“而立之年”遇到的困难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为此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6分

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追求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回眸过去9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探索实现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的历程。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总结建党以来最基本的经验。
材料二:2010年8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认真听取了国务院关于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情况的汇报,全面部署当前舟曲灾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科学处置、全力开展一场复杂、艰巨、紧迫的生命救援行动。一定要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要制定科学方案,要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防治次生灾害,努力夺取防汛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1)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些重大理论成果?4分
(2)从唯物论角度,结合材料说明为何强调“科学安排”、“科学处置”、“科学方案”以及与科学实施相关的“全面排查地质灾害隐患”?8分

淮北某高中高三(4)班成立了《淮北的城市转型和文化建设》研究型学习小组。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受转型】
近年来,淮北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转型发展为主线,逐步改变了过去“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非煤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8%,比“十五”末提高28.5个百分点。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9%,低于国家的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00元,农民纯收入人均达5 337元,平均增长分别为11.9%和14.4%。“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到民生工程项目上的财政资金达29亿元,年增长幅度达75%,惠及全市200万城乡居民。淮北又是皖北地区最稳定的城市,群众安全指数连续两年保持在95%,荣获“安徽省省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先进市”称号。
(1)依据材料分析淮北市成为皖北地区最稳定城市的经济原因?
【体味文化】
十五年磨一剑,淮北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动员民众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近年来,累计建成137个农家书屋,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淮北市先后与央视联合摄制了反映淮北人民生活的《父亲》、《大哥》、《大姐》、《大嫂》等多部电视剧,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金鹰奖”等荣誉,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在“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全国上榜人数为2 695人,安徽省325人,淮北市有50人入选,入选率列全国第一。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淮北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是怎样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

【反思探究】
(3)在以上“感受转型”和“体味文化”的探究过程中,你获得了哪些哲学启示?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比较(单位:%)

产业
占规模工业比重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金属加工业
11.4
30.2
19.2
18.O
传统产业
钢铁业
14.7
29.2
13.7
27.5
(部分)
机械产业
12.6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
2.9
79.5
49.0
1.1

注: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为is. 5%,我国为2.750A。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党派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伟大成就,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1)材料一包含哪些经济信息?
(2)《决定》指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的?(12分)
(4)结合材料二,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谈谈出台上述《决定》的方法论依据。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请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论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