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有什么现实意义?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
(3)为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你应该怎么做?(三点即可)
道德篇
(1)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解答阳阳的疑问?(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
(2)"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学习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善举"?试举两例。
(3)坚持"日行一善",积累起来,收获就会很多。请结合九年级所学知识,把你行善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法治篇
现摘录阳阳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助他把其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学习笔记 |
|||
(1) 时事要闻 |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①"为主题召开的中央全会。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是:②。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③"。 |
||
(2) 释疑解惑 |
身边的事 |
困惑 |
解答困惑 |
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
①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回答一点) |
||
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
②爸爸酒驾被拘,这事说明了什么? (回答一点) |
||
我家赶上拆迁,但在补偿款数额上和开发商达不成意见。 |
③家人应如何维护自家的合法权益? (回答一点) |
||
(3) 学习体会 |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 |
交往篇
(1)阳阳爸爸对姐姐"生气",是否有道理?请结合八年级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针对小李玩微信被骗一事,你会给玩微信的朋友哪些温馨提示?
某校在中考临近时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且划定了一个分数线,规定凡成绩低于这个分数线的学生都将被劝退,不能参加中考。考试结果出来后,学生王琳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她爸爸提议,跟学校打官司,替女儿争回考试的权利。她妈妈反驳道:“是你女儿不争气,怪谁?”
(1)请你判断:学校因王琳成绩不好就予以劝退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2)说说看法:你赞同王琳妈妈的说法吗?为什么?
(3)出谋划策:王琳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诉讼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鉴于这种情况,请你给王琳爸爸支招。
(4)思考探究:你认为学校应该怎样为未成年人铺就成长的阶梯?
目前大量可以代替手帕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纸已经充斥着整个市场,全方位走近了人们的生活。中小学生已习惯使用一次性面巾纸。我国每人每年消耗的纸和纸制品折算成木材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生产这些纸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目前,西方国家正从我国大量进口手帕。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每次从裤袋里掏出手帕时,总会这样说:“30年来,我只用手帕,从不用纸巾。” 一些中小学生对此现象不以为然,认为现在用手帕“老土”了,使用面巾纸方便、气派,更能彰显生活品位。你认为呢?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