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探究(12分)
请你写出遇到下列情境时的正确做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父母与邻居吵架没占到便宜,打算找人“教训”邻居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正确做法:
理由:
(2)放学回家,碰到爷爷奶奶正和父母吵架,起因是父母不给爷爷奶奶生活费。
正确做法:
理由:
(3)小丽的妈妈对男女生交往很敏感,经常偷听小丽的电话,偷看小丽的日记。小丽很烦恼,对妈妈不理睬,冷淡相对。
正确做法:
理由:
"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微调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网购商品在七天内可无理由退货.但据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规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遭到商家拒绝后,只有37.53%的人选择维权,其余的62.47%选择沉默.
(2)该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写出两种即可)
"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3)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阅读漫画,回答:
(1)各选一个角度对图8、图9中两位女士的言行加以评析。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体现文明交往的事例。
(10分)思想品德课上,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则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
新闻一:"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习惯节日。多年来,广西各族群众一直有将其确定为民族节日并放假的愿望。2014年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从今年开始,"壮族三月三"广西区内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新闻二:2014年5月28日至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老师请同学们结合上述新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闻一反映了我国在广西实行哪项政治制度?
(2)为什么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3)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生,你了解到我国根据哪些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社会秩序不被破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一年多来,我国新疆、云南等地发生多起暴力恐怖事件:2013年6月26日,新疆鄯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2014年3月1日,昆明暴力恐怖事件,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2014年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暴力恐怖事件,造成30多人死亡,90多人受伤……这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回答:
(1)【表明态度】你对我国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持怎样的态度?
(2)【提高认识】国家的安全与整个国家、民族和公民个人有何关系?
(3)【落实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公民应怎样做?
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2014年2月,在深圳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一名女子晕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亡,另一名女子则因乘客自发扶起急救而幸运地生还。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2月27日下午,深圳晚报派出三路记者进行了现场测试,右图即为现场测试情景。
事件报道后,某校九年级一班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扶"。请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扶"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