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中,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
(2)请你说出材料一中,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
(3)材料二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总理是谁?
(4)材料二中,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作用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辨析题:
“新中国的外交”探究课上,小朱提出以下观点: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中国外交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你认为他说得正确吗,为什么?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曲折坎坷,有流血,有牺牲........,但是,我们的先人们百折不饶,一直在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一直在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请就其中的某一事件,以“有感于xxx为题”;或者就中国近代化的整个过程,以“抗争,再抗争——我眼中的近代中国”为题,写一短文,史论结合,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不少于120字。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
(2)该运动的性质是怎样的?上述材料中的哪句话能体现这一性质?
(3)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4)我们应该学习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鲜明的主线之一。所谓现代化,主要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19世纪60、7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经济现代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哪些探索?其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地位如何?(4)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4)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生有何影响?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