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
(1)列举北伐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军阀。
(2)写出国民革命军出师地点、北伐讲过的省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就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多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他破的人民都来解放
——引自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引自孙中山遗嘱
请回答:(1)材料一中孙中山所说的“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与他以前所从事的革命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2)孙中山为进行“彻底的革命”、“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做了什么样的努力?
(3)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怎么的革命理想?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评价。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台湾问题,请回答:
(1)近代台湾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行了那些斗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那些政策和措施?
(3)“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针对台湾和国际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运用历史知识写一篇维护统一,谴责分裂的短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巩固,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高级社就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在发展,就可能搞的更好些。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不得不退回去。——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问: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3)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出发点。改革对今后发展提供了哪些启示?
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有枪杆子取得的”思想;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词发出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请回答:
(1)“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怎样成功探索了一条鑫的革命道路?
(2)三大战役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结合陈毅所言,说说你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理解。
(3)结合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词的背景,说说你对“将革命进行到底”伟大号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