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亚非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4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角度一: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决议”,或仅仅是“人民决议”,……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中的“人民决议”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政权机构有哪些?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5分)
研究角度二:各具特色的民主政体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共产党宣言》
(2)材料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6分)
研究角度三:法制化与民主进程
材料一《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3)上述两则材料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6分)
研究角度四:“旧邦改造”与“人民当家作主”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着“旧邦改造”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局面。
(4)列举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旧邦改造”方面的实践。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特点。(7分)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关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
——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记录?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怎样的突出特点?(8分)
(2)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搜集角度看,存在怎样的不足?(2分)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2)人类进步不乏政治上的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治创新”在美国建国之初是如何体现的。(4分)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关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苗法”的积极作用。(4分)
(2)据材料二,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核心。(6分)

(26分)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电。”
“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下面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他编写此书的目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10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不同的原因。(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