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人民网2008年4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是指()
| 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 C.为党有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 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
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956~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
| C.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
|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
|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
|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
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双百”方针的提出 |
|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