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 B.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
| C.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
| D.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
史学家发现古雅典政治虽然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但是下列情形中哪一种却不可能实现
| A.梭伦为发展工商业,允许外邦人(工匠)获得公民权 |
| B.大敌当前,雅典人允许流放海外的将领提前回国,得以建立战功 |
| C.雅典民主制度成为某些希腊城邦效法的榜样 |
| D.公民人数不断增多,占据居民的主体 |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大会
| A.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
| C.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 D.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
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 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 |
|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 |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
|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
|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菲力普·肖特在《毛泽东传》中说:“在当年(1970年)国庆节那天,周恩来带着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夫妇,去和毛在天安门上拍照。这是一种空前的姿态:从未有一个外国人获得过如此殊荣。‘很不幸’,基辛格以后承认,‘他们的表达方式太曲折了,我们西方人粗疏的心灵完全错失了这一关键点’,在过了一段长时间后,他才意识到……。因此,第二年春天,毛做出一个甚至连鲁笨的美国人都能够理解的姿态”。材料表明
①中美友好交往的大门即将打开
②与美国的对话得到毛泽东的支持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存在一些障碍
④中美关系的改善既有渐进性,也有曲折性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