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
B.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
C.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
D.产品商品话程度提高 |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1979年担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实行以国退民进为特征的经济自由化,大幅降低纳税人和企业的税负,压缩那些奖懒罚勤的福利政策、削减政府的公共开支。撒切尔夫人的药方成效显著,英国经济社会也重新获得了活力。由此可知()
A.撒切尔夫人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干预与管制 |
B.撒切尔夫人主张用政府主导取代自由竞争 |
C.撒切尔夫人让企业服从权力而非服从市场 |
D.撒切尔夫人的药方是限制政府,归还自由 |
托洛茨基在晚年感慨道:“在国家是唯一雇主(和所有者)的国度,与国家作对意味着慢慢饿死。在这里,不劳动者不得食被一项崭新的原则所取代:不服从者不得食。”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 |
C.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 | D.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
钱乘旦指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孕育出两个新的阶级,一个是工厂主阶级,另一个是工人阶级。……但这两个阶级在‘旧制度’下都没有选举权,无法在现存政治体制内提出自己的要求。旧制度必须变革,否则它就会被新的社会所淘汰。”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直接论据的史实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 B.1689年《权利法案》 |
C.18世纪初责任内阁 | D.1832年的议会改革 |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A.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
B.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
C.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
D.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写道:“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转移给他。”据此判断,公元6世纪罗马成文法()
A.包括皇帝的决定 | B.体现了君权神授 |
C.确立了民主共和 | D.否定了人民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