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该表反映了()
A.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从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
①牛耕在当时得到了推广②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③东汉精耕细作技术得到提高④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古代
A.手工业经济 | B.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 C.妇女地位提高 | D.商品经济发达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能够提供发展的机遇。以下各项,对于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由西方国家主导 |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
C.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
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 B.欧洲联盟 |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D.世界贸易组织 |
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世界银行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C.联合国 |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