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小明做“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所采用的电路,a、b、c、d是四根合金丝,用一只电压表分别测出它们两端的电压,得到的一次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 导体 |
材料 |
长度 |
横截面积 |
电压表示数/V |
| a |
镍铬 |
L |
S |
1.0 |
| b |
镍铬 |
2L |
S |
|
| c |
镍铬 |
L |
2S |
0.5 |
| d |
锰铜 |
L |
S |
|
(1)四根合金丝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它们的 之比,为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比较合金丝a和 两端的电压,合金丝d两端电压如图2所示,示数为 V;
(2)在得到上表数据的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为得到更可靠的实验结论,应多次实验,每次实验测量合金丝两端电压之前,需进行的一项实验操作是 .
(3)关于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小明还进行了理论探究:某金属丝电阻为R,长度为L若把n根这样的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则总长度为nL,总电阻为 ,从而得到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依此关系,上表中合金丝b两端的电压应该为 V.
学习浮力的应用时,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密度计(如图)的结构特点,并练习使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小明经过观察发现:
(1)密度计的外型是一根两端封闭、上端有刻度部分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的底部封存少许铅粒,这样做目的是 。
(2)密度计另一个特点,刻度由上至下数值逐渐 。
小明对上述现象做了下列解释:
(3)漂浮在液体中的密度计,受力特点是。密度计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也不变。密度计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
(4)学了液体密度计的使用后,老师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给一杯水、一些盐、一颗绿豆,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测出这颗绿豆的密度。请你写出实验的思路。
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小明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让蜡烛A远离玻璃板过程中,移动蜡烛B的位置,观察的内容是。
(4) 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可进行的操作是。
在学习电学时,老师让同学们探究《点亮小灯泡》实验,提供了如图所示仪器:
(1)实验中干电池的作用是。
(2)观察小灯泡结构后,老师让同学们只用一根导线就可以点亮小灯泡,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电路,小灯泡能够发光的是图,造成短路的是图,断路的是图。
(3)实验中我们直接用手按压导线,使电路连通,人却不会触电,原因是。
(4)为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同学们添加了开关、电流表、灯座,电池座。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的电路连接。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⑴ 现有以下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
A.将金属块投入盛水量筒中,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记为V1;
B.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尚未用量筒测体积)记为m;
C.将量筒盛有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记为V2。
请按合理的顺序将实验步骤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误差较小)____________。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
⑵根据图中所示正确测量结果的示意图,将下表填写完整。
小华同学漫步在雪后的海边,发现道路上的水都结了冰,但海水却没有结冰,她猜想水的凝固点可能与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有关。请你和她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课题:水的凝固点与含盐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猜想与假设:你的合理猜想是水含盐越多凝固点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设计实验:主要器材和装置有——箱门透明的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和;
(3)实验步骤:①在杯中装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质量_________的盐;②在每个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将烧杯置于_________________;③观察温度计,记录_____________的温度并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