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 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 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 图存 |
苏联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这就意味着
A.建立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进程开始 |
B.新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当时苏联生产力的发展 |
C.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
D.新经济政策事实上受到否定 |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措施中最能反映政权性质的是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
B.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
C.没收地主、皇室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
D.签订对德国和约,退出大战 |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
B.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C是资本主义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D.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一战中,对1916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
B.双方的制海权发生重大变化 |
C.协约国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
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实质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B.重新缔造的无产阶级思想 |
C.布尔什维主义 | D.第二国际成立的指导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