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九(4)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
史实(历史事件各一例) |
争取民族解放 |
|
维护国家统一 |
|
领先科技发展 |
|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祖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大桥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也见证了一段段难忘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计6分)
(1)图一建造工程由哪一位进行了设计和主持建造?
(2)图二遗址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湖北省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什么重大事件的历史?
(3)图三反映了哪一个红军长征事件?体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4)1937年在这座桥上发生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标志性历史意义?(2分)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的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的奋进与求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计9分)
材料一: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可以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用史实论证“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破江宁城后。天王洪秀全全身着黄龙袍,脚蹬黄龙靴,乘坐金碧辉煌的大轿由水西门进入南京城。太平军攻克江宁城后,改江宁为天京(又名天都),定天京为首都。
(2)洪秀全建立的政权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大总统誓词》
(3)孙中山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据新华社2014年2月27日电,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
(4)确立国家公祭日的历史依据是什么?该决定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材料五: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5)该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嘘。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血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中国的局部抗战早就在1931年就开始了,请问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1937年七七事变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什么标志性影响?
(3)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请你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我们该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在打响推翻二千余年封建专制帝制第一枪的中部城市武汉市,不仅有大批历史遗迹遗址遍及武汉三镇,还有大量散落民间的文物资料,……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文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新华网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Democrcay)和赛先生(Sience),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判断这两个企业创办于什么运动期间?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在中国近代掀起了什么运动?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怎样做才能使中国“治强”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三中的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一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提到的“德先生” 、“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5)请你为以上材料归纳一个探究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09月16日,以某人命名的盐垦事业学术研讨会在通州举行。专家学者就他100年前在该市三余镇开拓的盐垦事业进行研讨。他的盐垦事业是我国近代对沿海滩涂围垦造田,综合开发的典型范例。1913年春,他为改革盐务,与亲友收购了黄海之滨的一些盐场和芦苇荡,成立了大有晋盐垦公司。他利用海滨滩涂,废灶兴垦、兴修水利、种植棉花,形成了一整套的盐垦产业链,促进了经济发展。他的嫡孙张绪武说:“祖父的盐垦事业,挖掘开发了沿海资源。他所推行的大农业公司模式,创新了企业制度,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有借鉴意义。”请你结合以上资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他创办实业的原因是什么?
(3)他还创办了什么企业?20世纪的20年代,他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