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九(4)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8分)
(1)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7-19世纪时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当时的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和“世界工厂”。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17-19世纪的时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试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
②思想文化在大国崛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请举出一位伟大的英国科学家或思想家。(1分)
(2)B组同学探寻美国崛起历程: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9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首批开辟者,但经过100余年的时间,美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从蚂蚁到大象”。据所学知识回答:
①材料中的“美利坚民族并不是北美大陆的首批开辟者”,那么是谁率领船队成为美洲大陆的首批开辟者?(1分)
②请为18-19世纪美国从蚂蚁到大象的转变中的论点提供史实证明(3分)

论点
史实(历史事件各一例)
争取民族解放
 
维护国家统一
 
领先科技发展
 

 
(3)通过探讨,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崛起要复兴应具备哪些要素?( 1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冷战后美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

材料三:如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北京,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2008年除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外,还向他们展示了这座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古城的历史遗迹和独特魅力。
如果请由你介绍北京,你会怎么说呢?以虚拟游北京故宫和长城的形式,当作导游,对有关景点进行讲解。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
(1)材料的意思是什么?
(2)为什么宋应星强调人类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相配合?
(3)为什么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读明长城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明长城两端各是什么地方?
(2)万里长城修建始于何时?东西起止点是什么地方?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明长城与其有何不同?
(3)如何评价明长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