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目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 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小马同学对某池塘中的鲫鱼进行了调查:第一次捕获10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该池塘中鲫鱼大概共 条。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7天开始取样计数;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① ;
② ;
③ ;
(3)在培养后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 。
①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
②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
③图中96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 。
经过实验测得两组数据:
A.衣藻中DNA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l%在线粒体上,l%游离于细胞质中。
B.豌豆染色体的成分是;DNA占36.5%,RNA占9.6%,蛋白质占48.9%。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
(1)。
(2)。
粗糙型链孢霉属于真核生物,在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先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子囊孢子大型(R)对小型(r)显性,黑色(T)对白色(t)显性。下图表示某一合子形成子囊孢子的过程。请回答:
(1)该合子的基因型是。
(2)子囊孢子a、b、c、d的形成,是由于的结果。
(3)子囊孢子b、c的基因型分别是。
(4)若从孢子的大小和颜色考虑,由粗糙型链孢霉的合子发育形成的子囊共有种。
右图是简化了的光反应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右图中A~D物质的名称:
A.H2O | B.PSⅡ(P680) |
C.PSⅠ(P700) | D.NADP+(氧化型辅酶Ⅱ) |
(2)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
是。
(3)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场所是图中的和。
(4)E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
(5)D物质的重要特点是。
(6)从能量角度看光反应的实质是。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实验图解:
请分析实验结果
(1)装置C中产生含碳有机物是由于在装置A中结构〔〕进行了反应,为在结构〔②〕中进行的反应提供了等物质的缘故。
(2)装置B中不能产生含14C的有机物,主要是结构①中缺少
和。
(3)此实验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完整的单位。
(4)适当增强,增加,以及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
从而提高含碳的有机物的产量,并能产生较多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二氧化碳量的测定来表示。这样测定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存在的光合作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