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 35%)、广东(28%)、江苏(20%)

 
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所含能量。图8示意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读围完成回答第9-10题。

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7-8题。

按城市发展过程,上述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c-d-b B.a-d-b-c C.c-d-b-a D.d-b-c-a

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
C.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图4和图5是我国某县2009年农业发展的部分基本数据。读图完成5-6题。

若图4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9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为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若图4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果蔬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5为该县今后的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是()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
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 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

读 “北极地区图”,回答3、4题。

北冰洋沿岸各国纷纷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深海探测,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有利于各国沿海滩涂的开发
B.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
C.该区域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D.探测海水深度,填海造陆

A半岛多峡湾,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板块活动 C.冰川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温室效应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即随着全球变暖,气温的上升,增加的云量,光线被大气中的微粒和云层散射和反射,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球逐渐变暗。阅读上述材料、图l和图2,完成l-2题。
图l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是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 B.10℃ C.12℃ D.2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