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0月3日南京市中山陵景点出现了旅游“井喷”现象,交通堵塞。中学生小刚和小明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景点非常拥挤,一些设施遭受破坏,便将上述情况及改进意见写在纸上,一方面向有关部门反映,一方面张贴在景点的显要位置,向参观者宣传。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刚和小明将发现的情况及改进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是他俩在行使什么权利?
(2)他们除了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案例分析题
近几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正以不可遏制到的势头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从中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也有人抵挡不住其中的诱惑而造成终生遗憾。正在读八年级的13岁天津塘沽区男孩小艺(化名)在网络游戏的长期诱惑下,已经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一天,在连续上网36小时后,他结束了鲜花般的生命。有人说:“网络美丽但有陷阱”。
网络的陷阱表现在什么地方?
上述案例中画波浪线部分告诉我们关于网络的一个什么道理?
请你说说网络交往应遵循的规则?

一位美国人从中国回国,他的朋友请他谈谈感受。他说:“最难以理解的是在中国吃一顿饭,要‘打架’三次。”他解释说:“一进餐厅,为了推让座位,主客就开始互相拉扯;接着上菜,主客又要你推我挡一番;最后为了付账,更会展开一场精彩激烈的争夺战。”
这则幽默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列举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文化与习俗上存在的差异。(至少两点)
面对各国的文化和习俗的差异,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之中?

材料一:真正的伟人受到人们的尊敬,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贡献巨大,还在于他们的平易近人。而有些人自以为了不起,待人傲慢,则往往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材料二: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材料一反映出什么道理?
试举两个在日常交往中不文明的例子。
阅读材料二,理解礼仪的重要性,回答在个人礼仪和在学校中学生礼仪应注意哪些方面?
个人礼仪 :

学生礼仪 :

请用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进行简要评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嫦娥二号”成功探月;“神舟九号”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饮食结构日趋科学合理;住房越来越宽敞、出行越来越便捷;等等。

材料一:某小区退休干部义务担任了“文明使者”、“护绿使者”等职务,暑期他们还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等,他们用自己的余热为小区三个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贡献。
材料二:某校部分同学参加了“公民教育实践”课题研究,积极研究和解决“城市牛皮癣”问题,他们利用节假日走向社会,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作出了一名小公民应尽的贡献。
材料三:一位出租车司机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了“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的做法是一种体现了什么样的行为,有何意义?
他们的做法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赢得社会赞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