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直播间。
(1)《劳山道士》是一个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告诉我们 。
(2)不少同学对“看师演法”一部分兴趣浓厚,“看师演法”一段的确精彩。有几大奇迹?试拟个节目单: 、 、 、 。
(3)《蜀鄙之僧》是 代作家 的作品。
(4)小强读书总是一带而过,对文章也是一知半解。对小强这样的学习方法,你会用 “ ”这句话来劝说他。
阅读理解。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处于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跟我说,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⑴第②段至第⑤段是按照()顺序写的。
⑵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⑶第③段“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⑷从第④段画“”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⑸第④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⑹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⑺你认为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简单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伊索寓言》—则,完成文后问题。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狮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狮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那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理解。
天使心
①我在灯下批阅学生作文,一个10岁小女孩的独特心意吸引了我,那歪斜的小字认真而又稚气地躺在纸页上。
②在这篇题为“假如我有七十二变”的作文中,孩子写道:“假如我有七十二变,我首先变成一只壁虎,趴在墙角里悄悄吃掉很多蚊子,而没有人知道我在那里,也没有人知道我在墙角的那颗喜悦的心。”
③多么美好的想法!我无法告诉你读到这里时我的心情。成人世界里的喜怒哀乐往往是和名利连在一起的, 而眼前这个小女孩,她的軎悦和悲伤却是以这样不同的方式进行着。 接着她又心安理得地变成一只吐丝的蚕,吐出云朵一样的丝,丝又变成妈妈身上华美的旗袍。之后她又变成信鸽,体会飞翔的快乐,给闭塞的地区送去文明的信息。她变成玫魂色的阳光;变成一片青草……她的变化没有一样是用金钱能买到的。用金钱买不到而对我们生活又至关重要的东西,全在她的变化之中了。她的爱无所不及,因而无论她变成动物还是植物,她都自得其乐。
④灯下,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
⑴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美好的想法”具体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
“这样不同的方式”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①自然段中划线的“躺”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⑶文末说“我读懂了一个小女孩天使般的心”,那么请你说出“小女孩天使般的心”是怎样的?
阅读理解。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妈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妈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们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们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⑴辨一辨:将“不辞劳苦、川流不息、饱食终日”正确地归入语段中的括号里。(3分)
⑵找一找: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谈一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品一品:文中哪些词句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作者对蚂蚁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
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 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背影 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 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之后就是一阵静(密 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 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静,真静!
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 里。“太姥姥好。”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 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 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 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吃吧。”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姥姥你也吃。”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 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⑴划去文中四个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⑵“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A.表示注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意思的转折
D.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
⑶作者回忆姥姥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起因、经过、结果
B.人物出场的先后
C.早上、中午、晚上
⑷用“”画出第⑧段中具体描写“其乐融融”的句子。
⑸文中多处写到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让人感受到温馨和美好,如艾草插上门楣后才能说话、( )、( )、()、( )等。
⑹第⑨段中,姥姥说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是(),其实她是想()。(2 分)
⑺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说法。()
A.通过对比突出小时候的端午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
B.“端午”二字对“我”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C.强调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没有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⑻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