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小明不专心听讲,主动去和前后桌同学讲话。有的同学小声地应和桌他。小明的举动被老师看在眼里,点名严厉批评了他,小明很是不服气,心理想着:为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真是不公平?
(1)你认为老师的做法公平吗?为什么?
(2)面对这种情况,小明应该怎么做?
进入初二,有的男生女生之存在一条无形的“三八线”在“三八线”上,男女同学不能对话,不能探讨,谁要超过“三八线”就会受到嘲讽和抨击。对此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
A.有人说好,认为男女生要有界限。
B.有人说不好,认为男女都是同学,没有区别。
C.有人说要具体分析,既要“三八线”,又不能让“三八线”成为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的阻碍。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明理由?
材料一:我国第五次(2000年)、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
总人口数 (亿) |
粗文盲率 (%) |
60岁以上人口占 总人口比例(%) |
|
第五次 |
12.9533 |
6.72 |
10.33 |
第六次 |
13.7054 |
4.08 |
13.26 |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哪些特点?
(2)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行了什么基本国策?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应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材料二:在高新科技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对外经济的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在落实哪一战略?
(2)实施这个战略,必须加强哪两个方面的创新?
(3)材料二反映我国科技的现状是什么?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材料二:70年代吃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这一时代变迁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改革开放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成果得益于我国实施什么基本国策?
(3)我国发展自己,应坚持什么样的根本基点?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云南省投资三亿多元对省内著名高原、湖泊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清理,基本清除了污染。但是我国沙漠化的年扩展速度由十年前的2460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436平方公里。
(1)上述材料反应出我国的环境存在什么问题?
(2)针对这种生态环境现状,我国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这一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3)在实施这一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哪“两型社会”?
(4)请你为路边的公益广告牌设计一句宣传环保的广告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