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仓皇蹿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哇!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可他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1)给加点字注音。
(    )断           乐滋(    )
(2)本文是一则寓言,“寓”是_____________ 的意思,“言”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守株待兔”中的“株”是____________的意思,“待”是___________的意思,“守株待兔”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田人后来怎么样了?请想象一下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说明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锁匠的徒弟》回答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  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说  师傅 里面有很多钱 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满脸通红,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它,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欲,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请你给第5自然段中,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仔细读文,然后填空。
开好锁后,两个徒弟回答师傅问话时的表情:大徒弟     ,二徒弟     。从他们的表情可见大徒弟心中有      ;二徒弟的心中只有     
在技术上谁高一些?老锁匠为什么选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呢?

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把你最想说的一句写下来。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秋菊
有人赞叹坚韧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赏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人喜爱使人陶醉的音乐,有人称赞振翅高翔的鸿雁。而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秋天,许多娇艳一时的花儿枯黄 了,凋谢了,而秋菊却以惊人的毅力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看,那朵朵菊花,红的似火,白的如云,粉的像霞。再看那细细的、金黄的花瓣儿,向上卷着、翘着,像外国女郎的卷发一样,非常美丽。
菊花,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月季的浓艳重彩,但它花香而不刺鼻,花美而不耀眼,清新淡雅。
菊花的那股不畏险恶的精神十分令我赞佩。
看,那呼呼的西北风吹到脸上似刀割一样痛。然而,菊花并没有被寒霜冷雾所征服,所吓倒。它挺直身体,昂起了头,迎接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寒雾失败了,它恼羞成怒,一次又一次地摧残着菊花。然而,它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秋菊依然傲立怒放。
我爱秋菊。它那耐寒的本性鼓舞着我战胜重重困难。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空。
(1)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2)比喻声势雄伟或规模巨大。()
(3)姿态柔软而美好。()
(4)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仿照“那朵朵菊花,红的似火,白的如云,粉的像霞。”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却喜爱秋菊。因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为它不畏严寒,傲视寒霜。”后面第()自然段是在写秋菊“婀娜多姿,香味芬芳”;第()自然段是在写秋菊“不畏严寒,傲视寒霜”。
作者在写秋菊时采用了对比的方式进行描写。即先不写秋菊,先写其他事物,以衬托秋菊。请举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那细细的、金黄的花瓣儿,向上卷着、翘着,像外国女郎的卷发一样,非常美丽。”请你画出你心中菊花。



按要求填诗句。
佳节思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有温度的词汇
 想起她很突然。每天,我都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在餐厅里慢悠悠地吃饭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享受。那天,我正独自吃着午饭,她仿佛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20年的时间向我走来。
 她是我的同学李伟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我和几个女生负责接待,稍有空闲,我们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地传递着新闻。我记的其中有一条是:“李伟的妈妈是北京来的,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循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人,衣着和发式都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外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那时还不知道有个词叫“鹤立鸡群”,我们用幼稚的眼光和自己掌握的有限的词汇得出一致的结论——李伟的妈妈最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迫不及待地说:“我倒水时你们猜李伟的妈妈说了什么?”不等我们猜,她就告诉我们:“李伟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面面相觑(qù),20年前,在这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过“谢谢”这个词?又有谁仅仅为倒水这么丁点儿的小事说过“谢谢”?“谢谢,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汇呀!”
  醒过神来,女生们倒水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争着抢着去拿水壶。
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我听见了,李伟的妈妈说‘谢谢’”。这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因为激动而面色红润起来,显出一幅害羞的样子。
 轮到我了,李伟妈妈面前的水杯已满,她轻轻地说了一句:“不用了。”但我还是坚持倒了一点。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红着脸摇摇头匆匆走开了。
  家长会后,李伟成了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她的家庭应该怎样幸福呀。
 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都已过了30岁,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这样,会突然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同学的母亲,但我知道从那时开始,她们和我一样学着使用那个词汇。词汇是有温度的,文明美好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
在“打比方”的句子后面打“√”。
①每天,我都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    )
②她仿佛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向我走来。(    )
③文明美好的语言让人如沐春风。(    )
下面每个句子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文中第三自然段里的哪个词语来概括?跟大家不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等在周围一群人当中显得很突出。(    )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想一想,文章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有什么联系?

文中三位女生(加上“我”)三次为李伟的妈妈倒水,每次李伟的妈妈都说了什么?
三位女生各有怎样的反应?请你概括一下,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倒水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李伟妈妈说的话



三位女生的反应




用面面相觑造句。

读了短文之后,为什么说词汇是有温度的?。

阅读。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能表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的语句。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找到那些描写青年所画金鱼栩栩如生的语句了吗?请用“~~~~”线画出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他们在议论什么?又会怎样赞叹呢?请展开想象,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

课外阅读。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疾病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疾病的病原、病理和用药的方法。
三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练了三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华佗一看,内室里到处是书籍、挂图,高兴极了。从此,华佗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候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手”的意思有:

A.拿着;
B.技能、本领;
C.人体上肢前端拿东西的部分;
D.量词;

E.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
①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脚僵硬。()
②华佗终于学得一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如饥似渴:
给短文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
华佗为什么要学医?请用“ ”画出有关语句。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师傅让华佗侍侯病人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华佗的事例,请简单地写一写你对“有志者事竟成”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