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1分)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一、二句用“桃李”比喻南国佳人容貌如花开般鲜妍,光彩照人。
B.诗歌三、四句“朝游”“夕宿”进行对比,表现了主人公闲散、寂寞的生活。
C.诗歌五、六句中“薄”的意思是轻视,“谁为”即“为谁”,宾语前置。
D.诗歌七、八句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短暂、容颜易老的无奈。

E.这首诗通篇以美人作比,意在表现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
对下列诗评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诗评:清代张玉榖说:“此诗伤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无人调护君侧,而年将老也。通
体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韵长。”(《古诗赏析·卷九》)

A.张玉榖认为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是因为自己才美却不被看重,恐湮没于世而嗟伤。
B.张玉榖认为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佳人的“自矜”之情,意即为貌美而自负。
C.张玉榖认为曹植和佳人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故诗人以佳人作比。
D.这首诗清丽自然,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确如张玉榖诗评所言。

这首诗的五六句是如何体现“自惜”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离京,东游吴越,寄情山水。
这首诗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详细描述。
结合全诗及写作背景,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愁”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全诗是围绕着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颔联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3分 )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渲染了什么氛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对第一段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B.“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最后一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对《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 弹奏声音粗重急骤,“切切” 弹奏声音轻细委婉。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冰下难”形容乐声的冷涩。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题乌江亭乌江亭
[唐]杜牧[宋]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百战疲劳壮士哀,
包羞忍耻是男儿。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江东子弟今虽在,
卷土重来未可知。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是项羽自刎之处。
上面两首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
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却不同,请指出不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