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此后,西方崛起和东方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主要是
A.政权发生更替 | B.社会形态转变 |
C.文化途径迥异 | D.国力对比变化 |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
B.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
D.太平天国运动借鉴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
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 |
C.国民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A.大连、南京 | B.大连、旅顺 |
C.旅顺、南京 | D.旅顺、上海 |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