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项目
内容
精兵方面
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
简政方面
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
具体标准
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并进而推动精兵简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努力,“精简”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民主人士李鼎铭在《边区政府简政总结》中对作了高度的评价。
——摘编自《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根据地精兵简政成效显著的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毛泽东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 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行政集权会腐蚀人们的公民精神,会使它治下的人民萎靡不振;它虽然可以迅速 有效地积累力量,但会损害这些力量的再生,更会损害一个民族的持久繁荣。在无限 权力影响下,公民将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逐渐习惯于顺从这种权力。
制度的保障和乡镇的民主精神共同孕育了美国的乡镇自由。在新英格兰,他们从 乡镇的管理及其组织形式中获益。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秩序的遵守和维护,他们对义 务和权力的关系有深刻的、科学的理解,最终创造了一种权力的和谐局面。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托克维尔(1805—1859 年),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社会学的奠基人。出 生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1838 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9 年一度出任外交部 长。代表著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托克维尔的民主观。(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托克维尔高度关注“美国民主”的原因。(9 分)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清朝政权实行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以在财政管理制度上,也集权于中央。 地方赋税收入,除按额存留俸工等项外,“一丝一粒,无不陆续解送京城”,归户部管 理分配。地方如有额外需要,必先请旨,然后方得经领动用。……直到咸丰同治以后, 各省征收厘金,情况才有所改变,但那时,清代的整个财政,已混乱不堪了。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03—1910 年)中央“一部三处”(度支部、税务处、清理财政处、督办盐政处) 的设立和职责的明确,使人事权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地方上,如对直隶原来练饷局、 筹款局、印花税局、赈抚局、水利局、海防支应局等庞杂紊乱的财政机构归并裁撤。…… 各库款项,统存于直隶省银行,各衙门局所应领之款,先由财政处核准,发给支票, 向银行领取。……因得不到督抚的支持,许多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摘编自伍振华《略论晚清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及主要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6 分)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 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 认为全球化源于 16 世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
20 世纪 90 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
——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 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 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候官对其进行管理。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 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 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 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两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 州、泉州、明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 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当时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进口商品 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 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 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 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 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 12 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原因。(1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 景概括中国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9 分)

心态史,是在20世纪西方新史学运动中因年鉴史学的首倡与卓有成效的实践而兴起,并逐渐成长为当今西方史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饶州安仁书生连少连,被一富商箫氏看中,箫家请媒人求婚,连少连不甚乐意,媒人于是劝道: “秀才终岁辛苦,所获几何?今箫女奁具万计,及早成婚,即日化穷薄为富商。”
——《宋代笔记小说》(第五册)
材料二: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在这种世俗、趋利、乐观、积极的新型社会心态下……成为自身命运与万物的主宰……
——《心态史视野下的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
材料三:这场思潮是从比较中西之民性,反思“民族 ”自身存在的劣根性开始的。1895年2月,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一文 ,首开中西“民”性比较之先 。
——《论中国近代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
材料四:(1976年,孙少安因给社员分自留地受到公社批判)一声长叹以后,又迈开两条壮实的长腿走向前去……痛苦,烦恼,迷茫,他的内心象洪水一般泛滥。一切都太苦了,太沉重了,他简直不能再承受生活如此的重压。
——《平凡的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结合所学分析,哪些事件有利材料二中新型社会心态的形成。这种心态给西方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的“这场思潮”是指什么?这场思潮对中国近代“民”性起着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孙少安痛苦的社会根源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解除中国农民“孙少安式的重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