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 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候官对其进行管理。武帝时有外国使者前来进献后,武帝 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唐朝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 全部的内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 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两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 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政府先后在广 州、泉州、明州、密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 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外商货物。当时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进口商品 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 品,外贸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 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 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 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 12 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其原因。(1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 景概括中国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9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
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请回答:
(1)结合相关内容和材料,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
(2)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2002年3月15日,英国学者加文·孟席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新观点: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的船队比哥伦布早72年到达美洲大陆,还可能比麦哲伦早一个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1421—1423年间,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世界。有人说郑和下西洋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定峰。郑和下西洋提高了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把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国际贸易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可以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壮举。然而也有人说,西欧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靠着几支小小的船队,让西欧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可谓投小报大;而郑和下西洋投入“巨大”却并未促进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此后开始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郑和下西洋可谓高投入低产出,甚至可以说无产出,简直是糊涂之举。
请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的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阅读下图
请回答:
(1)开辟下列新航线的航海家分别是:航线①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②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③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航线④为 船队的航行路线。
(2)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3)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史学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主要是给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第二种观点:新航路开辟虽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但主要是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请阐述你的理由。
史学界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世界各地由相互隔绝状态过渡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成为统一的整体的历史。试以15、16世纪的有关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团辱之……市井之子孙(寄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井口之交,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手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功,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未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