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B.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
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
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947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

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新兴独立国家对不离的国际经秩序

C.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