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但到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在给中华民国联合会的复信中说:“联邦制度于中国将来为不可行,而今日则必赖各省都督有节度之权,然后可战可守。” 1月21日,孙中山在主持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上议决:“议行政方针,主张中央集权。”对上述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孙中山主张学习美国的联邦制度
B.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应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
C.严峻的国内形势迫使孙中山调整其治国方略
D.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凯专制独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 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
B. 1946年的联合国
C. 1949年的北约
D. 1967年的欧共体

纳塞尔被誉为"中东雄狮"。如果要给他写传纪,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

A. 签署"戴维营协议" B. 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
C. 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D. 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