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
|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
|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2008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马克思所说的“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近代国家是()
| A.1689年后的英国 | B.1787年后的美国 |
| C.1875 年后的法国 | D.1871年后的德国 |
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 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
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国家元首都
|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 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
| C.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 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革命”。这是因为( )
| A.工人阶级和下层民众获得了选举权 |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
|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