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
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公斤) |
108.8 |
53.7 |
250.8 |
191.9 |
每公顷收获量(公斤) |
1956 |
977 |
2495 |
3150 |
平均每人收获量(吨) |
121.7 |
140.6 |
6.1 |
79.2 |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公顷) |
145.6 |
186.6 |
2.1 |
37.9 |
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 | 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
C.人少地多,产品商品率高 | 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 |
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别是
A.甲、丙 | B.乙、丁 | C.丙、甲 | D.丁、乙 |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我国出、入境旅游全面繁荣的原因有
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 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④人造景观增多 ⑤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⑥旅行社增多
A.①③⑤⑥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④⑥ |
我国入境游客中,比重最大的来自港澳台地区,这说明
A.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有限 | B.我国各景区接待能力有限 |
C.港澳台地区经济最发达 | D.港澳台地区与大陆环境差异大 |
当地时间2012年12月2日11时54分,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4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凌晨1点45分,台湾花莲发生5.1级地震;当地时间2012年12月3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向天空。图2中 表示上述现象的发生地。完成下列问题。图中三地都位于
A.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处 |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D.板块的张裂地带 |
上述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具有
A.区域链发性 | B.群发性和群聚性 | C.渐发性 | D.不可预测性 |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的是
A.火山灰的扩散 | B.地震的震级 | C.震源的深度 | D.灾害的损失程度 |
下表表示赤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完成下列问题。
甲 |
乙 |
丙 |
丁 |
|
粤 |
☆☆ |
☆☆ |
☆☆ |
☆☆☆☆ |
川 |
☆☆☆ |
☆ |
☆☆☆ |
|
新 |
☆ |
☆☆☆ |
||
晋 |
☆☆☆☆ |
☆ |
☆ |
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赤潮、酸雨 | B.酸雨、水土流失 |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 D.土地荒漠化、赤潮 |
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有
A.改进耕作制度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退耕还林还草 | D.加强水污染治理 |
下图所示山地均为“世界遗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山地
A.①为华山 | B.②③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C.④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 D.⑤⑥属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
图中各景区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关系是
A.旅游活动规模不受旅游环境容量的限制 |
B.旅游活动规模应小于旅游极限容量 |
C.旅游活动规模应小于旅游合理容量 |
D.旅游活动规模决定旅游环境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