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
|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遗传物质的重组有关 |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
|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
中华大蟾蜍,不仅是农作物、牧草和森林害虫的天敌,而且是动物药——蟾酥的药源。如下图为中华大蟾蜍细胞分裂部分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中华大蟾蜍的睾丸作材料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有可能观察到图中三种物像 |
| B.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CXC |
| C.丙细胞中,A和a基因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上 |
| D.若雌性中华大蟾蜍患有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后代中患病几率几乎为0 |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 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 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某同学用 30 %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都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 )
①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③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④实验材料是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2 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后,摇匀,再注入4滴NaOH溶液,摇匀,溶液呈紫色 |
| B.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成分相同,但是溶液浓度、使用比例和方法不同 |
|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
右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 A.只有①②③ | B.只有②③④[ |
| C.只有①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