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无偿献血成为榕江市民新时尚(2014年05月08日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当日上午,笔者在榕江县城大十字的献血车看到,来献血的人已经围得里外三层,车上已经挤满正在献血的市民。在献血现场由于报名的人太多,采血车里,已经挤满了踊跃献血的市民,彰显了榕城市民的文明程度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博爱情怀。(备注:献血要求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
(1)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公民,在参与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中,你可以扮演哪些角色,相应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角色与责任,2分)
(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什么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参加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成长的烦恼
烦恼一:尽管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数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据统计,我国的光纤制造装备的90%以上,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的70%,以及大型飞机、大型科学仪器、大型医疗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烦恼二:在海洋领域,我国专家不足百人,仅为美国的1/20;在电信行业,高级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0.14%;在信息产业,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为3.2%,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0-40%之间……有关方面统计,威海急需10类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外经贸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医药化工专业、工民建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外语专业、财会专业、涉外金融法律专业人才以及具有技术等级的技术工人。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口,严重影响威海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解决“烦恼一”的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2)“烦恼二”告诉我们,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什么?
(3)解决“烦恼一、二”,我们必须实施哪些战略?哪一基本国策?

关注民生
2011年12月27日,《大众日报》以“山东经济提速‘有品质增长’”为题报道了于前一日结束的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2012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我省通过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引导资金和人才向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集聚,大幅提高研发投入,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使山东经济更加呈现“有品质的增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有人在评论我省要“尽快使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时说,这是由以前强调“国富”到更加重视“民富”的表现。试用教材观点简要说明更加重视“民富”的必要性(至少三点)
(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就提出了一个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的问题。在我国,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原则与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3)“950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山东创造’”这体现出我国一种怎样的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是基于怎样的实际?
(4)“发展的包容性”更多的是指要让富民与强国齐步走,这涉及分配的问题,要富民就是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但最终实现“富民与强国齐步走”根本上要靠什么?为什么?

孟佩杰5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3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她要买菜做饭,为养母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后来,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细心照料养母。她赢得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荣誉。
(1)你认为勇于担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你认为孟佩杰是怎样践行担当精神的?

材料一 据报道: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在13.53亿左右;我国资源总体短缺。
材料二2013年10月14日,财政部发布消息,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具体包括京、津、冀、内蒙古、晋、鲁六个省区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1)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应该怎么办?
(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3)实施这一战略的要求是什么?
(4)结合实际谈谈,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中学生可以采取怎样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2012年10月11日,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从宣布获奖那一刻起,海内外瞬间掀起了“莫言热”,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这也成为加快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契机。
材料二 张学记,十八大代表,一位回国效力的高校学者,他潜心投入生物化学传感器件的研发,成为国际知名专家,并因管理能力突出获任跨国公司高管,事业处于“黄金期”却毅然回国,面对不解和责难他铿锵回答:“报效祖国需要理由吗?”
(1)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你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2)一句“报效祖国需要理由吗”体现了张学记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请问这种精神有什么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