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屛的中心在 ;
(2)当凸透镜、光屛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屛上能得到一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试管 、 ,在 试管中放入蜂蜡,在 试管中放入冰,已知蜂蜡是非晶体,冰是晶体,且蜂蜡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如图甲所示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 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2)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 。观察发现,冰熔化后的升温比熔化前的升温慢,这是因为 。
(3)第 时 试管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从第 到第 ,蜂蜡的内能 (填“增加”或“不变”)。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
(1)图甲是小亮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处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 ”,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上画出正确的连线。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最大阻值处,是为了 。
(3)改正电路后,他将测得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 |
1.0 |
1.5 |
2.0 |
2.5 |
电流 |
0.20 |
0.22 |
0.26 |
0.30 |
电阻 |
5.0 |
6.8 |
7.7 |
(4)小亮从数据中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小灯泡电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还想测另一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连接了电路。(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 的最大阻值为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具体操作如下:
①闭合开关 ,调节 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
②保持 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 ,再闭合开关 ,调节 接入电路的电阻,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 。
③接着将 的滑片调至最右端,电压表的示数为 ;再将 的滑片调至最左端,电压表的示数为 。
④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用 、 、 、 表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
(1)首先,调节杠杆上的 ,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样做是为了在实验时便于测量 。
(2)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 处挂两个钩码, 处挂三个同样的钩码杠杆再次平衡。若在杠杆两侧的钩码下方各增挂一个相同的小金属球,如图所示,则杠杆会 (填“向左倾”、“向右倾”或“仍保持水平”)
(3)完成上述实验后,同学们对小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他们取来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小金属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的克数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金属球的质量为 。
③用量筒测得小金属球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金属球的体积为 。
④小金属球的密度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
(2)正确调节好实验装置后,移动蜡烛至如图所示的位置,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像一定是倒立、 (填“放大”、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将一个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3)实验时,旁边有同学走过,带动的风使蜡烛的火焰向左摆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填“左”或“右”)摆动。
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填“较大”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第 末的内能 (填“大于”或“小于”)第 末的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