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长度 、横截面积 和材料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取一段新的电阻丝紧密绕制,用刻度尺测量出它的直径示意图。由此可知,电阻丝的直径为 ,从而计算出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
(2)在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和材料不变,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长度 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法(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 。
(3)为了探究电阻丝的电阻 与 的关系,实验室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电源 (电压
.电流表 (量程
.电流表 (量程
.电阻箱 (阻值
.待测电阻丝 (阻值约为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则:
(4)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的是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5)把电阻丝拉直后,将其两端固定在刻度尺的接线柱 和 上,在电阻丝上夹一个金属夹 ,移动金属夹 的位置,就可改变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长度 ,把这些实验器材按乙图的电路连接起来。闭合开关 前,电阻箱的阻值应调整到 。
(6)闭合开关 后,将电阻箱调到适当位置不动,多次改变金属夹 的位置,得到多组 、 的数据。根据实验测量数据在坐标平面内,以电流的倒数 为纵坐标、电阻丝的长度 为横坐标,得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图象说明,横截面积 相同的同种材料的电阻丝,接入长度 越长,电流 越小,电阻 。
(7)该电阻丝 长度的阻值为 .
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2)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态;在DE段,锡处于 态。
(3)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
(4)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 态。
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
(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 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 的不良后果.
(2)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 有关,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属于导体的有 .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下图(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则灯L2的电流为 A,灯L1的电流为 A.
小刚为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用完全相同
的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各两个进行实验.
(1)实验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A、B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相等.
(2)给两种液体加热,记录两种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当 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其比热容较 .
(3)在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两液体温度都升高20℃时,A液体需加热5min,B液体需加热10min,则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