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小明知道了同一动滑轮提升不同重物机械效率不同.他想知道自重不同的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机械效率是否相同.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三个自重不同的动滑轮进行了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
动滑轮自重G0/N |
被提升钩码重力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① |
0.2 |
6 |
5 |
3.2 |
10 |
93.8% |
② |
0.5 |
6 |
5 |
3.4 |
10 |
88.2% |
③ |
1.5 |
6 |
5 |
4.0 |
10 |
﹣ |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 拉动;
(2)第③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这说明:。稍后老师用如图乙的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中的水倒掉后,把它缓慢地浸入水中(如图丙),你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填甲或乙)装置更适合,请你说出最主要理由:。
在实验室中,若要让你通过实验“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1)你需要的器材有:;
(2)请你在下面表格的基础上,在第一栏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项目,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3)该实验至少需要三次以上实验测量的原因是。
(4)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始终是一个定值,则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是。
下面是我们在物理学习中做过的活动情景,请你仿照【填空示例】,写出后面两个活动中的现象和相关物理知识。
【填空示例】:
图(a)活动中的现象:用力向下压塑料尺,塑料尺发生弯曲.,
相关物理知识: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 .。
【请你填写】:
图(b)活动中的现象:缓慢改变木板倾角α,,
相关物理知识:。
图(c)活动中的现象:手指向下按笔尖,,
相关物理知识:。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物理量/实验次数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57%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_ __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_ __图做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_ __ ;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 __;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 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
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 ; |
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 ; |
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 |
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 ; |
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__g,塑料球的体积V=__cm3,计
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_ __g/cm3。
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
塑料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
(3)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