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历的“马年”,观察下图,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点 |
B.展现了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
C.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
D.体现了中国字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
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以判定他们再现的历史情境是
小明(忧心忡忡):台湾定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小强(贪婪而傲慢):不是还没咽下去么?饿得厉害啊!
A.签订《辛丑条约》的谈判 | B.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
C.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 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下列有关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 B.责任内阁制诞生在光荣革命之前 |
C.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D.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举产生 |
假设古代雅典某年全国人口总数为30万人,自由民约为26.3万,其中男性成年公民6.7万人,外邦人约4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26.8万 | B.约6.7万 | C.约11.7万 | D.约10.7万人 |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
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