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焚书》 | B.《明夷待访录》 |
C.《日知录》 |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 |
C.中法马尾海战 | D.中日甲午战争 |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
C.变革中国政治制度 | D.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
1861年4月的某一天,赵烈文(曾国藩的幕僚)看到了某书,在其日记中记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AB C D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C.民族独立和富强 | D.建立社会主义 |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