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
C.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D.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
中国秦朝时期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以上材料说明二者()
A.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 B.都依法治国形成法治社会 |
C.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 D.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和平等 |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
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 B.频换丞相 | C.分化事权 | D.废除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