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向外移民的热潮。一段时间内,出于对美国社会制度的失望,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另一个国家,去接受和体验一种和美国截然不同的体制和生活方式,这种状况最有可能发生在()
A.1929-1933年大危机期间 |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C.20世纪50-6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认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l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不包括()
A.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圈地运动的开展 |
C.工厂的出现 | D.海外市场的扩大 |
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议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A.三大改造 | B.大跃进 | C.人民公社 | D.“一五”计划 |
有学者认为:“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尚有相对而言的独立性和抗御蒋的实力及脾性’,蒋张二人形式上是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的关系,实质上却是‘平等的同盟关系’,‘中央无法强迫张学良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
B.张学良对东北三省的沦陷负有一定的责任 |
C.张学良是一个实权派和真正的抵抗主义者 |
D.中国军队对日本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
在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