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2分 共20分)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V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各代号表示的育种类型中:①表示                 ③表示                   。
(2)③⑦过程用到的药剂是           ,原理是                                   
(3)若④过程是自交,则产生的AAAA的概率是          
(4)若⑤过程是杂交,产生的AAA植株,其体细胞含染色体数目是            ,该植株所结果实无籽的原因是                                         ;AA植株和AAAA植株是否为同一个物种,并说明原因                                         
(5)⑥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是                                 。AAA的细胞成功接受抗虫基因B后,经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幼苗,移栽后长成AAAB的抗虫新品种植株,这种变异属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雄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 1 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___________。
(2)图 2 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___________。
(3)图 1 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填编号)。该生物体内符合图 1 中Ⅲ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

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盘为种子千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于重及脂肪含最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公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 "、“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直接抑制__________,导致疟原虫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摄取方式主要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参与该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氨基酸是组成疟原虫的营养物质,其在细胞中形成各种蛋白质。氨基酸进入疟原虫体内以_________方式形成蛋白质的肽链。

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如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_____,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_____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_____ (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盖玻片下的丙细胞质壁复原?
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