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实现了中国自然科学诺奖零的突破,其率领的科研团队提取出的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治疗疟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青蒿素被提取之前,奎宁广泛被用来治疗疟疾,治疗机理是奎宁可以和疟原虫DNA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直接抑制__________,导致疟原虫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2)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摄取方式主要是________,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参与该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氨基酸是组成疟原虫的营养物质,其在细胞中形成各种蛋白质。氨基酸进入疟原虫体内以_________方式形成蛋白质的肽链。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2)②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
(3)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可能是,也可能是
(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
(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具有染色单体的是
(6)③图有个DNA分子,条染色体,②图有个DNA分子。

土壤中生活着大量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某同学想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是否可以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请你帮助完成相关设计。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1)实验假设:
(2)实验步骤:
①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地的土壤放入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去掉。将留在烧杯中的土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A、B,分别加入。然后在A烧杯中加入30mL的土壤浸出液,在B烧杯中加入
③在室温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加入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
A1、A2,B1B2
④在A1、B1中加入。在A2B2中加入并加热。
⑤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现象:
如果支持实验假设,则实验现象是

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请据图回答: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
与固定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酶,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与直接使用酶相比,其反应效果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先要把包埋材料加热溶化,其加热方法是:
使用了下图[ ]方法包埋。

(3)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D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不仅含量多且体积较小,则A是
(2)物质b的分子结构特点是
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种,分子中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属于类物质。

2n/4n 嵌合体胚胎是指用四倍体 (4n )胚胎与二倍体胚胎(2n )或胚胎干细胞 (ES 细胞)进行聚合,形成由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2n/4n 嵌合体胚胎的构建常用方法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子达到_____________时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___________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
(2)2N的ES细胞来自胚胎发育过程的_____________期,本实验中从功能上说明了该细胞_________________。
(3)ES细胞经嵌合体方法培育的动物与核移植方法培育的动物相比,遗传物质来源的区别主要是____ 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