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
(3)C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A气压形成时,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M图是_______半球________季。
(2)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________。该气候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候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寒暖流区分:AC和BD为_______,CE为_______________。
(2)如该图代表太平洋,以下字母代表洋流的名称:CE为________,BD为________,AC为________,AC和CE交汇处为著名的________渔场,FH附近为________渔场。
(3)如该图所示为大西洋的洋流,GI为________,CE为________,CE和AC交汇处为著名的________渔场。

读“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风。
(3)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丙与丁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____。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