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
(3)C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 ,H层叫 。
(4)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 图,回答各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F。
(2)地下M处地震波波速,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其陆地部分平均厚度为Km.
(3)地下G处,E波和F波的变化表现为E,F,说明这里存在另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各题。
(4)图中B圈层为圈。它占据了C圈层的。
(5)岩石圈包括图中的和。(填字母)
读太阳系局部图,图中C所在区域为小行星带,回答问题。
(1)A是星,B是星。
(2)按结构特征分类A星属行星,B星属行星。
(3)A星内侧为,该星有生命物质存在的自身条件有:
①②③
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的气候类型: A_____,B._____,C.______。
(3)A.B.C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自然景观从①一②一③一④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b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B国较_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