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已知⑤表示变质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各数字代表的地质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属于高温融化作用的是           
(3)图中的岩石A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形成位置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
           
(4)①和⑦两种地质作用,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________(填数码)。

科目 地理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波,B是波,判读理由
(2)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F为分界面,D是界面,F是界面。
(3)F界面处,A地震波,B速度变化。这说明F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态,以下为态。

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甲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___运动。
(3)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出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时。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A 点是_________ 时,A 、B 、C 三点中自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_ 。
(2)A 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 ,B 点的日出时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三层,依次是________层、________层和________层。
(2)图中A为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是________,变化周期是________。
(3)图中B是________层,其主要活动有________。
(4)通常,________活动增强的年份也是________频繁爆发的年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位于公转轨道的日点(近\远)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慢),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公转到点时(填字母),重庆正是春光明媚。
(3)地球公转从A→B→C的过程中,有阳光时重庆一中高2017级某班教室朝南的窗户正午阳光照进教室的面积变化规律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