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其中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平原;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盆地;最大的丘陵是____________丘陵;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_高原;最高、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山脉。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部位岩层因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
(2)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所示水循环为___________水循环,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理由是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有关。
(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①②两地,请说出①②两地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
(3)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
(4)在上图说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向移动,
下图为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b为不同日期的晨昏线,且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2)图示甲地的昼长是小时。
(3)试说明此季节北京与堪培拉(澳大利亚首都)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北京:堪培拉:
下图中显示乌鲁木齐、哈尔滨、武汉、昆明、拉萨、海口六个城市的位置。下面两表有六组气温-降水数据,分别属于这六个城市。
判断下面两表六组气温-降水数据分别属于图中哪个城市,并说明气候类型。
城市 |
①; |
②; |
③; |
|||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1 |
-19.2 |
1.3 |
3.8 |
34 |
-16.1 |
11.5 |
3 |
-4.5 |
4.7 |
10.35 |
92 |
-5.4 |
8.7 |
5 |
14.4 |
30.5 |
21.95 |
151 |
15.4 |
18.1 |
7 |
22.8 |
137.5 |
29.05 |
151 |
22 |
22 |
9 |
14 |
44.8 |
23.6 |
84 |
14.4 |
15.4 |
11 |
-7.1 |
4.2 |
11.8 |
58 |
-4.8 |
19 |
气候类型 |
; |
; |
; |
城市 |
④; |
⑤; |
⑥; |
|||
月份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1 |
7.6 |
11.7 |
-2.1 |
0.5 |
17.2 |
21.6 |
3 |
12.6 |
16.2 |
4.6 |
2 |
21.3 |
51.3 |
5 |
18.9 |
91.9 |
11.9 |
26.6 |
27.3 |
182.8 |
7 |
19.7 |
204.8 |
14.3 |
119.4 |
28.4 |
210 |
9 |
17.5 |
121.6 |
12.8 |
58.3 |
26.9 |
250.9 |
11 |
11.3 |
40.1 |
2.2 |
1.7 |
22 |
97.2 |
气候类型 |
; |
; |
; |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问题。
(1)纬度接近的A 、B两地,B地自然带为,A为 ,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由B向E方向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2)探险社团经过F(沿海)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成因是。
(3)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双选)
A. 轮船顺风顺水 B. 轮船逆风逆水
C. 白昼越越长 D. 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C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