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题。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所在的地形区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荒摸化 |
C.次生盐碱化 | D.沙尘暴 |
京杭运河在M,N两处的流向是( )
A.均向北 | B.均向南 |
C.M向北,N向南 | D.M向南,N向 |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 |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
C.植被较少 | D.蒸发量增大 |
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除港澳台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省区整体人均GDP高于西部省区 |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
C.新疆处在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正向 |
下列关于山西的生态足迹增长率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分布在能源地 |
B.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是植树造林,生态改善 |
C.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开矿,植被破坏 |
D.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产业调整以及节能减排 |
下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A.1999年 | B.2002年 | C.2008年 | D.2011年 |
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A.1990年2011年 | B.1993年2011年 |
C.1990年2008年 | D.1993年2008年 |
下图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该科考基地位于()
A.北极黄河站 | B.南极长城站 | C.格陵兰岛 | D.青藏高原 |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A.补给水源主要为永久性冰川融水 | B.全流域航运价值大 |
C.径流量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 | D.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至③河段径流量先增大后减小 | B.蒸发旺盛导致①处径流量小 |
C.①至②河段的结冰期最长 | D.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是因为形成地上河 |
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 B.为暖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C.为冷锋,雨区位于PQ东南侧 |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西北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