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阅读图表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简述人口大量涌入给陔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原因主要有哪些?
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全世界 |
2.4 |
0.9 |
1.5 |
A国 |
0.9 |
1.1 |
|
B国 |
1.5 |
0.6 |
0.9 |
C国 |
3.7 |
0.6 |
3.1 |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1分)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和韩国,其中B国是。(1分)
(3)从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
率下降,其次是率下降,最后导致率的下降。(3分)
(4)“低低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的原因是
。(1分)
读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有 、 ,所以城市中心多为 区。(3分)
(2)地租水平递减率最小的是 ,所以城市外围最适合发展第
产业。(2分)
(3)地租次高峰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1分)
(4)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高,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城市连片分布的趋势,其中最大的城市带出现在 地区。(2分)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金融帝国”之称的华尔街位于图中的①城市,该城市是;图中①海港的船只选择最短航线前往②海港,返航的时间和油料消耗都比出航少,请解释原因(不考虑货物的轻重多少)。
(2)解释图中80度经线附近的无霜期等值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描述图A所示地区的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被称为“母亲伏尔加”的河流,在图中的字母代号是________,A水域南岸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类型
(2)D河流域是该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请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区位因素。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A河流水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及成因
(2)试解释B处是气候类型,分析形成原因。
(3)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