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潭印月”》节选
这三个石塔造型优美别致,上头尖,中间镂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三个宝葫芦。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三个石塔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了。
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如盘,光辉朗照。这时候,人们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烛,再把石塔上的小圆洞蒙上薄纸,他们好像是月亮投在湖面的影子,“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据说,“三潭印月”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众多游人到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1)在选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2)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
(3)选择下面引号的作用。
①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 ( )
②“天上一轮月,湖中影成三”( )
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
我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阅读练兵场。
湖水
白天,它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着随风飘荡的垂柳和在阳光下盛开的鲜花,照着小飞机一样的蓝蜻蜓,还有那翩翩起舞的花蝴蝶……
夜晚,它变成了一个浴盆,小星星们到这里来洗澡,“哗啦,哗啦……”看,他们洗得多么干净,笑得多么痛快……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镜子 ( )的垂柳 ( )的鲜花()的花蝴蝶
2.将一个字拆成两个字,再分别组词。
飘()翩()
()()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短文写了()和()的湖水。
(2)白天的湖水像();夜晚的湖水像(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3)描写白天的景物时,短文写到了()、()、( )和()等。
(4)夜晚,()到这里来洗澡。
重难点探究。
小白兔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重难点探究。
为什么小山羊可以把别人扔的东西变成好吃的东西呢?
理解课文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小男孩汤姆()的故事,体现了小汤姆(),巧妙解绝问题的特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好学的爸爸
我的爸爸很好学,最近一吃完晚饭,就夹着包往外走,说是“充电”去。
有一次,我问爸爸什么叫“充电”。爸爸说:“充电,就是再学习呀。”原来爸爸是去上业余电脑培训班。
我说:“你不是早就会在电脑上打字了吗?”
爸爸说:“光会打字是远远不够的。上网啦,制图啦……要学的东西可多啦。”
我说:“爸爸,你能帮我从电脑上找一点骑牛比赛的资料吗?”
“这还不简单!”只见爸爸在电脑前敲了几下键盘,鼠标点得飞快,一会儿就把我要的资料找到了。
爸爸现在可真是电脑高手了!
1.文中的“充电”是指:
2.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学习。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爸爸现在可真是电脑高手了!
现在,爸爸可真是电脑高手了!
有一次,我问爸爸什么叫“充电”。